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150,808
今日访问量: 0
2025年04期
哲学经典与阐释

基于现象学“生活世界”的芝诺运动悖论新解

文兴吾;

将现象学方法(尤其是“生活世界”思想)运用于对芝诺运动悖论的研究,可以明确以下几点:芝诺运动悖论的提出与芝诺参与、观看或思考古希腊体育赛会密切相关;芝诺运动悖论是人类对运动概念的最早反思。据此审视芝诺运动悖论,可以发现,芝诺否认运动的四个论证具有一个共同的深层结构,即“能移动的物体(随时间)穿越空间实现位置变化的过程”。这一深层结构正是隐含在芝诺运动悖论中的论证前提,它体现了芝诺的位移运动观。芝诺的位移运动观与亚里士多德对位移运动的理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无论黑格尔还是罗素,在解答芝诺运动悖论时都沿袭着这种位移运动观,因此不可能有效地消除芝诺运动悖论。一经摈弃这种位移运动观,代之以“物体的位移运动与物体的时空位置变化是同一的”的观念,芝诺运动悖论便不复存在。

2025 年 04 期 v.4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批判与重建:辩证位移运动观研究”(19FZXB083)
[下载次数: 2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公司法》适用研究

中国式股东失权机制的立法进步与司法挑战

傅穹;王俊博;

在我国限期认缴制改革实施背景下,股东失权机制旨在落实公司资本充实到位,有别于解决公司内部团结的股东除名机制。目前,股东除名被吸纳于股东失权条款之中,股东除名机制的独特功能与适用范围有待重新解释。股东失权的理论基础不限于民法的“合同解除理论”“社团惩戒说”,其提供了公司组织法的理论补强。为充分发挥股东失权的惩戒功能,不妨扩张适用于加速到期与抽逃出资等情形。股东失权的董事会决策判断须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准则,坚持股东平等对待原则。股东失权后的处理措施有待优化,司法解释应提供“股权拍卖模式”的首选方案。“失权减资注销”的性质更贴近“定向实质减资”,须履行全体股东的一致决与公司债权人保护程序。股东失权责任体系有待重构,失权股东对公司承担差额损失赔偿责任,失权股东的前手负有出资填补责任,其他股东的比例出资连带责任必须慎用,负有过错的董事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失权股东诉讼救济极具必要性。对于股东失权机制引发的新型资本诉讼,司法实践应提供本土化的解释方案。

2025 年 04 期 v.4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授权资本制度法律改革研究”(21AF018)
[下载次数: 16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董事自我交易审查标准的立法检视与重构

赵树文;刘莹;

自我交易是董事与公司之间利益冲突的主要方式,公司法通过忠实义务对此予以规制,而行为标准与审查标准的并行实施则是忠实义务得以贯彻的基本进路。相对而言,审查标准更具威慑性,因为其不仅注重对董事自我交易规制的实然性分析,而且能够提升董事自我交易规制的心理威慑、推进董事自我交易规制的价值平衡以及改造董事自我交易规制的行为标准。遵循上述逻辑,检视我国公司法对董事自我交易规制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制度建构均是以行为标准为主导,而明确的审查标准则处于缺失状态,这不仅导致当前法官对董事自我交易案件司法裁判的分歧,而且造成法官对潜在新型董事自我交易规制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借鉴董事自我交易审查标准的成功规定,坚持融合性立法思维,以完全公平测试为主导,以经营判断规则为辅助,建立系统化的董事自我交易审查标准。

2025 年 04 期 v.4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司法信义义务制度建构的理论阐释与内容拓补研究”(23BFX084)
[下载次数: 7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公司集团视角下横向法人人格否认规则的审慎适用

雷兴虎;沈友平;

《公司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对横向法人人格否认规则的引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然而,该款规定仍是以恪守个体公司“人格独立性”为立法基础,采用的是英美法系的分离实体模式,不能充分反映我国公司集团的现实状况。从既有的司法实践来看,横向法人人格否认已经呈现严重的泛化适用倾向,这既不符合公司集团“统一管理”的本质要求,也不利于实现我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宏伟目标。据此,法院应当审慎适用《公司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既要严格把握横向法人人格否认规则的适用要件,又要关注公司集团“统一管理”的实际需要。具言之,公司集团的识别应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公示的“集团名称”等为外观表征,以财务集中管理为实质特征,并结合其他特征进行综合判断。在行为要件方面,对人格混同的认定应兼顾公司集团的特殊性;在主观要件方面,应注意区分“逃避债务”和“统一管理”两种不同的目的;在结果要件方面,应将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动态财务指标作为“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权人债权”的判断标准。

2025 年 04 期 v.4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电子商业汇票的司法裁判规则研究”(24BFX086);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外合作项目“公司集团语境中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研究”(202407080016)
[下载次数: 2,28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本刊资讯

下载中心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 学术论坛
创办日期: 1978
主管部门: 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 广西社会科学院
刊期: 双月
电话: 0771-5860201

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 45-1002/C
国际标准出版物号(ISSN):1004-4434

 

    敬请关注杂志微信公众号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