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新发展——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会

    李涛

    党的十六大指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的实质是要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各自面临的时代主题时 ,创立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2003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新发展——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会

    李涛

    党的十六大指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的实质是要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各自面临的时代主题时 ,创立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2003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江泽民在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创新

    陈家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结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最新发展 ,在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任务、全面发展、发展阶段、劳动价值论、执政党建设和未来命运的认识上 ,实现了理论创新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2003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江泽民在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创新

    陈家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结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最新发展 ,在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任务、全面发展、发展阶段、劳动价值论、执政党建设和未来命运的认识上 ,实现了理论创新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2003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和重大发展

    许维安

    “三个代表”不仅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 ,而且是对“三个有利于”的重大发展。了解这一点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2003年01期 10-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和重大发展

    许维安

    “三个代表”不仅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 ,而且是对“三个有利于”的重大发展。了解这一点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2003年01期 10-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江泽民对邓小平经济效益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火剑

    真正把握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关键在于以全新视野来搞清楚 :江泽民“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深刻思想内涵与邓小平经济效益核心思想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 ,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战略思想理论的承延和拓展。

    2003年0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江泽民对邓小平经济效益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火剑

    真正把握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关键在于以全新视野来搞清楚 :江泽民“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深刻思想内涵与邓小平经济效益核心思想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 ,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战略思想理论的承延和拓展。

    2003年0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

    刘冠军

    从本体论角度看 ,马恩没有创造“体系哲学” ,没有刻意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但从科学认识论角度看 ,马恩又创造了“有体系的哲学”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子系统构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论体系或科学认识论体系

    2003年01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

    刘冠军

    从本体论角度看 ,马恩没有创造“体系哲学” ,没有刻意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但从科学认识论角度看 ,马恩又创造了“有体系的哲学”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子系统构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论体系或科学认识论体系

    2003年01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达米特的语境真理论

    郭贵春,王航赞

    当代著名语言哲学家迈克尔·达米特在语境中对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分别从语形学、语用学、语义学三个方面论述了真理的本质与形态 ,将传统的真理观放到一个新的视野与框架中进行审视 ,阐述了真理的泛化性、历史性、修正性和收敛性。分辨达米特的真理论 ,对我们认识意义与真理以及真理的后现代演变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003年01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达米特的语境真理论

    郭贵春,王航赞

    当代著名语言哲学家迈克尔·达米特在语境中对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分别从语形学、语用学、语义学三个方面论述了真理的本质与形态 ,将传统的真理观放到一个新的视野与框架中进行审视 ,阐述了真理的泛化性、历史性、修正性和收敛性。分辨达米特的真理论 ,对我们认识意义与真理以及真理的后现代演变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003年01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从人类对电磁现象的认识看人类认识的基本特征

    罗诗裕,周小方,王海光,邵明珠

    本文认为 ,人类对电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就是世界从“物质”到“场”的转化过程 ,也是世界从“有”到“无”的转化过程 ;世界本原就是物质和场的对立统一、“有”和“无”的对立统一。

    2003年01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从人类对电磁现象的认识看人类认识的基本特征

    罗诗裕,周小方,王海光,邵明珠

    本文认为 ,人类对电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就是世界从“物质”到“场”的转化过程 ,也是世界从“有”到“无”的转化过程 ;世界本原就是物质和场的对立统一、“有”和“无”的对立统一。

    2003年01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先秦儒家政治设计评析

    舒敏华

    先秦儒家以心安是国安、心治是国治、治心在于中三个政治理念为理论背景 ,以圣人和政治自由人为依托 ,试图达到“得民心”的最高目标 ,这一政治设计有明显的缺陷 ,但在当代政治实践中仍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2003年01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先秦儒家政治设计评析

    舒敏华

    先秦儒家以心安是国安、心治是国治、治心在于中三个政治理念为理论背景 ,以圣人和政治自由人为依托 ,试图达到“得民心”的最高目标 ,这一政治设计有明显的缺陷 ,但在当代政治实践中仍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2003年01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对毛泽东赶超思想的历史省视

    王军

    建国后不久 ,毛泽东就提出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 ,并领导发起了赶超运动 ,毛泽东的赶超思想既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同时又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迪。

    2003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对毛泽东赶超思想的历史省视

    王军

    建国后不久 ,毛泽东就提出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 ,并领导发起了赶超运动 ,毛泽东的赶超思想既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同时又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迪。

    2003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宁晓菊

    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瑰宝。其内容包括 :精辟概括全球战略问题 ,深刻论述全球化发展趋势 ,积极倡议建立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 ,鲜明提出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对于 2 1世纪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003年0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宁晓菊

    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瑰宝。其内容包括 :精辟概括全球战略问题 ,深刻论述全球化发展趋势 ,积极倡议建立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 ,鲜明提出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对于 2 1世纪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003年0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简论弃权

    苏宝芳,董益民

    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讲 ,弃权就是在选举和表决过程中表示中立的权利。弃权不是放弃权力 ,并非放弃任何权利都是弃权。弃权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原因 ,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一个正直的公民应当珍惜弃权 ,慎重对待弃权 ,正确运用弃权 ,以集体利益和国家大局为重 ,不能盲目弃权

    2003年01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简论弃权

    苏宝芳,董益民

    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讲 ,弃权就是在选举和表决过程中表示中立的权利。弃权不是放弃权力 ,并非放弃任何权利都是弃权。弃权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原因 ,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一个正直的公民应当珍惜弃权 ,慎重对待弃权 ,正确运用弃权 ,以集体利益和国家大局为重 ,不能盲目弃权

    2003年01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中国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调整

    翟中东

    在社会的转型中 ,刑事制裁不仅要完成自身的转型 ,而且要在自身转型的同时 ,既保证社会的合理分化 ,又促进社会整合 ,从而控制社会基本秩序。本文认为 ,我国现行的刑事政策 ,如“严打”政策、劳动教养、死刑、非监禁刑等需要调整 ,以适用社会转型

    2003年01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中国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调整

    翟中东

    在社会的转型中 ,刑事制裁不仅要完成自身的转型 ,而且要在自身转型的同时 ,既保证社会的合理分化 ,又促进社会整合 ,从而控制社会基本秩序。本文认为 ,我国现行的刑事政策 ,如“严打”政策、劳动教养、死刑、非监禁刑等需要调整 ,以适用社会转型

    2003年01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信用卡诈骗罪及其司法认定

    刘少莹

    信用卡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 ,它的运用和推广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客观要求 ,本文探讨了信用卡诈骗罪的特征、在司法认定和量刑中的有关问题

    2003年01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信用卡诈骗罪及其司法认定

    刘少莹

    信用卡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 ,它的运用和推广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客观要求 ,本文探讨了信用卡诈骗罪的特征、在司法认定和量刑中的有关问题

    2003年01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论我国软件产业当前的形势、机遇和发展道路

    陈文晖

    近年来 ,我国软件产业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其规模和速度还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足够的支撑 ,其发展仍处在发达国家和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夹缝”之中。为此 ,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 ,及时把握国际软件共享运动带来的机遇 ,走出一条既符合国情又能占领知识经济制高点的发展道路

    2003年01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论我国软件产业当前的形势、机遇和发展道路

    陈文晖

    近年来 ,我国软件产业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其规模和速度还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足够的支撑 ,其发展仍处在发达国家和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夹缝”之中。为此 ,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 ,及时把握国际软件共享运动带来的机遇 ,走出一条既符合国情又能占领知识经济制高点的发展道路

    2003年01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试论公共产品的市场运作——以桂林“厕所革命”为例

    阳国亮,王元颖

    本文以桂林“厕所革命”为例 ,对公共产品市场运作作出制度分析。事实表明 ,“厕所革命”通过制度创新改变参与各方分配形式 ,创造出合作剩余的一种帕累托改进式制度变迁。结论是 :如果采取适当的制度安排 ,公共产品是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来供给的

    2003年01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试论公共产品的市场运作——以桂林“厕所革命”为例

    阳国亮,王元颖

    本文以桂林“厕所革命”为例 ,对公共产品市场运作作出制度分析。事实表明 ,“厕所革命”通过制度创新改变参与各方分配形式 ,创造出合作剩余的一种帕累托改进式制度变迁。结论是 :如果采取适当的制度安排 ,公共产品是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来供给的

    2003年01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辨析

    肖海林

    现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有其局限性 ,它忽视了两种类型的企业 :一种寿命极短 ,没有典型的生命周期 ,代表着企业的大多数 ;另一种是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存在多个经营周期 ,老化特征并不明显。企业并不存在固定的生命周期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 ,其生命周期是可以改变甚至消失的

    2003年01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辨析

    肖海林

    现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有其局限性 ,它忽视了两种类型的企业 :一种寿命极短 ,没有典型的生命周期 ,代表着企业的大多数 ;另一种是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存在多个经营周期 ,老化特征并不明显。企业并不存在固定的生命周期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 ,其生命周期是可以改变甚至消失的

    2003年01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非国有投资增长的体制束缚与对策

    屠剑江,林燕

    非国有投资增长效果不明显 ,主要原因来自转轨不彻底的体制束缚 :行为准入体制、国有经济的退出障碍、税收制度以及政府管理职能等改革滞后。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与促进体制转轨相结合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

    2003年01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非国有投资增长的体制束缚与对策

    屠剑江,林燕

    非国有投资增长效果不明显 ,主要原因来自转轨不彻底的体制束缚 :行为准入体制、国有经济的退出障碍、税收制度以及政府管理职能等改革滞后。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与促进体制转轨相结合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

    2003年01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分析

    邬丽萍

    2003年01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分析

    邬丽萍

    2003年01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和发展——兼析南宁市新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创建

    汪夏明

    都市型工业是近年来我国受到重视的一种城市产业 ,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创建城区都市型工业网是都市型工业健康快速成长的重要路径

    2003年01期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和发展——兼析南宁市新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创建

    汪夏明

    都市型工业是近年来我国受到重视的一种城市产业 ,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创建城区都市型工业网是都市型工业健康快速成长的重要路径

    2003年01期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关于广西民族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思考

    黄定嵩

    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历史性的新契机 ,有效利用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广西的民族特色、区位环境 ,整合优势资源 ,进一步建设广西 ,发展广西的民族经济 ,是我们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2003年01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关于广西民族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思考

    黄定嵩

    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历史性的新契机 ,有效利用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广西的民族特色、区位环境 ,整合优势资源 ,进一步建设广西 ,发展广西的民族经济 ,是我们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2003年01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广西城镇化进程中的几个战略问题

    徐曼春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新世纪头 2 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广西必须从区情出发 ,根据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外部环境 ,正确处理城镇化进程中 ,城镇化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创建相结合 ,同城镇产业开发建设相结合等几个战略问题。

    2003年01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广西城镇化进程中的几个战略问题

    徐曼春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新世纪头 2 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广西必须从区情出发 ,根据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外部环境 ,正确处理城镇化进程中 ,城镇化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创建相结合 ,同城镇产业开发建设相结合等几个战略问题。

    2003年01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开滦煤矿利润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1903~1940)

    梁华,张晓峒

    一般地 ,利润与销量和售价直接相关。但在近代中国较为特殊的经济环境下 ,开滦煤矿的情况是否也如此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回归分析 ,揭示了开滦煤矿高利润的内在原因

    2003年01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开滦煤矿利润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1903~1940)

    梁华,张晓峒

    一般地 ,利润与销量和售价直接相关。但在近代中国较为特殊的经济环境下 ,开滦煤矿的情况是否也如此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回归分析 ,揭示了开滦煤矿高利润的内在原因

    2003年01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叙事文学的先声——论“野史杂传”向小说之过渡

    李建东

    东汉魏晋时期 ,“野史杂传”的写作达到鼎盛阶段 ,数量大、内容博 ,形式多样 ,而且突破了“史传”的纪实风格 ,体现了内容的趣味性 ,选材的自主性 ,写法的随意性。在整体虚构意识明显增强的前提下 ,注重叙述的生活化 ,情节的传奇化 ,人物的典型化。这一些都为稍后的志怪、志人小说以极大的影响。可见 ,东汉魏晋的“野史杂传” ,不仅起到在史传向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而且是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的直接滥觞

    2003年01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叙事文学的先声——论“野史杂传”向小说之过渡

    李建东

    东汉魏晋时期 ,“野史杂传”的写作达到鼎盛阶段 ,数量大、内容博 ,形式多样 ,而且突破了“史传”的纪实风格 ,体现了内容的趣味性 ,选材的自主性 ,写法的随意性。在整体虚构意识明显增强的前提下 ,注重叙述的生活化 ,情节的传奇化 ,人物的典型化。这一些都为稍后的志怪、志人小说以极大的影响。可见 ,东汉魏晋的“野史杂传” ,不仅起到在史传向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而且是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的直接滥觞

    2003年01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略论元和体通俗诗风与佛禅思想的关系

    马现诚

    元和体指白居易、元稹通俗诗歌所体现出的平易浅切的风格特征 ,其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 ,是元白在中唐佛禅 (主要是洪州禅 )世俗化倾向的文化背景影响下 ,在以俗为美审美观指导下 ,在诗歌创作上追求一种任情直吐、率意而成的表达方式和老妪能解的通俗语言风格

    2003年01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略论元和体通俗诗风与佛禅思想的关系

    马现诚

    元和体指白居易、元稹通俗诗歌所体现出的平易浅切的风格特征 ,其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 ,是元白在中唐佛禅 (主要是洪州禅 )世俗化倾向的文化背景影响下 ,在以俗为美审美观指导下 ,在诗歌创作上追求一种任情直吐、率意而成的表达方式和老妪能解的通俗语言风格

    2003年01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中国现代乡村小说的反现代性倾向

    杨厚均

    尽管中国现代乡村小说是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背景下产生的 ,具有一定的现代性品格 ,但是 ,由于乡村传统的巨大惯性 ,其反现代性倾向也非常的强烈 ,在乡土问题小说中表现为对乡村的理性批判的不彻底性 ,在乡土抒情小说中则表现为创作上的鲜明的本土性、民族性、整体和谐性和经验性等。

    2003年01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中国现代乡村小说的反现代性倾向

    杨厚均

    尽管中国现代乡村小说是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背景下产生的 ,具有一定的现代性品格 ,但是 ,由于乡村传统的巨大惯性 ,其反现代性倾向也非常的强烈 ,在乡土问题小说中表现为对乡村的理性批判的不彻底性 ,在乡土抒情小说中则表现为创作上的鲜明的本土性、民族性、整体和谐性和经验性等。

    2003年01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称谓、吉祥语、禁忌语、咒语的文化象征——对几种日常语的意义阐释

    陈创生

    日常用语作为一种交际符号 ,总是包含着诸多暗示 ,具有特定指向并隐藏着某种意义。日常语言的产生和流行并非一种孤立的语言现象 ,而常常是某个时代、某些人群、某个民族、某种文化心理的积淀。本文试就日常用语中的称谓、吉祥语、禁忌语与咒语所蕴含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阐释

    2003年01期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称谓、吉祥语、禁忌语、咒语的文化象征——对几种日常语的意义阐释

    陈创生

    日常用语作为一种交际符号 ,总是包含着诸多暗示 ,具有特定指向并隐藏着某种意义。日常语言的产生和流行并非一种孤立的语言现象 ,而常常是某个时代、某些人群、某个民族、某种文化心理的积淀。本文试就日常用语中的称谓、吉祥语、禁忌语与咒语所蕴含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阐释

    2003年01期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学报增刊论

    陆桂生,赖君荣

    学报的增刊是相对正刊而言的 ,增刊的编辑出版宗旨、编辑方针、学术质量、印制要求、发行范围都与正刊相同 ,具有同等的学术地位。学报增刊具有出版日期不定、时效性强、专业性强的特点。学报增刊产生困惑是因为个别期刊办滥了增刊。学报增刊在营造学术氛围、提高学报质量、培养作者群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应该在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指导下 ,办好增刊

    2003年01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学报增刊论

    陆桂生,赖君荣

    学报的增刊是相对正刊而言的 ,增刊的编辑出版宗旨、编辑方针、学术质量、印制要求、发行范围都与正刊相同 ,具有同等的学术地位。学报增刊具有出版日期不定、时效性强、专业性强的特点。学报增刊产生困惑是因为个别期刊办滥了增刊。学报增刊在营造学术氛围、提高学报质量、培养作者群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应该在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指导下 ,办好增刊

    2003年01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科技编辑伦理责任的理论分析与探讨

    徐前进

    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对科技编辑伦理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编辑伦理责任是一个既客观存在又相对独立的现实课题 ,对其含义以及科技编辑如何履行伦理责任进行分析和探讨 ,对加强编辑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3年01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科技编辑伦理责任的理论分析与探讨

    徐前进

    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对科技编辑伦理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编辑伦理责任是一个既客观存在又相对独立的现实课题 ,对其含义以及科技编辑如何履行伦理责任进行分析和探讨 ,对加强编辑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3年01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孙中山开发西部的设想及其现实意义

    王林,颜春杰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开发西部的设想 :以铁路建设为主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以港口、铁路为纽带 ,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 ;对外开放 ,利用国际合作共同开发中国。孙中山开发西部的设想虽提出在 80多年前 ,但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仍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003年01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孙中山开发西部的设想及其现实意义

    王林,颜春杰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开发西部的设想 :以铁路建设为主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以港口、铁路为纽带 ,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 ;对外开放 ,利用国际合作共同开发中国。孙中山开发西部的设想虽提出在 80多年前 ,但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仍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003年01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论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李彩晶

    儒家认为德治是治国理民的最佳方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是以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为基础的 ,其核心是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纲常名教 ,以对立的两极确定亲疏、尊卑的地位 ,确定道德义务和规矩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 ,在依法治国的同时 ,又坚持以德治国 ,这既有丰富的历史渊源 ,也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2003年01期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论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李彩晶

    儒家认为德治是治国理民的最佳方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是以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为基础的 ,其核心是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纲常名教 ,以对立的两极确定亲疏、尊卑的地位 ,确定道德义务和规矩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 ,在依法治国的同时 ,又坚持以德治国 ,这既有丰富的历史渊源 ,也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2003年01期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网络霸权与符号暴力

    文军

    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体验 ,但并没有因此而减缓已有的社会问题 ,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为形形色色文明垃圾的衍生地和各种各样社会毒瘤的温床。本文选取几个较为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 ,不是为了否定和阻碍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 ,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谨防网络社会问题 ,避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造成过多的危害。

    2003年01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网络霸权与符号暴力

    文军

    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体验 ,但并没有因此而减缓已有的社会问题 ,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为形形色色文明垃圾的衍生地和各种各样社会毒瘤的温床。本文选取几个较为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 ,不是为了否定和阻碍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 ,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谨防网络社会问题 ,避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造成过多的危害。

    2003年01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信息分化与信息扶贫

    谢俊贵

    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体验 ,但并没有因此而减缓已有的社会问题 ,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为形形色色文明垃圾的衍生地和各种各样社会毒瘤的温床。本文选取几个较为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 ,不是为了否定和阻碍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 ,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谨防网络社会问题 ,避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造成过多的危害。

    2003年01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信息分化与信息扶贫

    谢俊贵

    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体验 ,但并没有因此而减缓已有的社会问题 ,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为形形色色文明垃圾的衍生地和各种各样社会毒瘤的温床。本文选取几个较为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 ,不是为了否定和阻碍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 ,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谨防网络社会问题 ,避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造成过多的危害。

    2003年01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网络风险与信息伤害

    田佑中

    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体验 ,但并没有因此而减缓已有的社会问题 ,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为形形色色文明垃圾的衍生地和各种各样社会毒瘤的温床。本文选取几个较为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 ,不是为了否定和阻碍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 ,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谨防网络社会问题 ,避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造成过多的危害。

    2003年01期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网络风险与信息伤害

    田佑中

    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体验 ,但并没有因此而减缓已有的社会问题 ,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为形形色色文明垃圾的衍生地和各种各样社会毒瘤的温床。本文选取几个较为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 ,不是为了否定和阻碍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 ,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谨防网络社会问题 ,避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造成过多的危害。

    2003年01期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网络交往与网恋陷阱

    李一

    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体验 ,但并没有因此而减缓已有的社会问题 ,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为形形色色文明垃圾的衍生地和各种各样社会毒瘤的温床。本文选取几个较为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 ,不是为了否定和阻碍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 ,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谨防网络社会问题 ,避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造成过多的危害。

    2003年01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网络交往与网恋陷阱

    李一

    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体验 ,但并没有因此而减缓已有的社会问题 ,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为形形色色文明垃圾的衍生地和各种各样社会毒瘤的温床。本文选取几个较为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 ,不是为了否定和阻碍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 ,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谨防网络社会问题 ,避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造成过多的危害。

    2003年01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网络恐怖与国家安全

    胡键

    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体验 ,但并没有因此而减缓已有的社会问题 ,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为形形色色文明垃圾的衍生地和各种各样社会毒瘤的温床。本文选取几个较为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 ,不是为了否定和阻碍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 ,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谨防网络社会问题 ,避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造成过多的危害。

    2003年01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网络恐怖与国家安全

    胡键

    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体验 ,但并没有因此而减缓已有的社会问题 ,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为形形色色文明垃圾的衍生地和各种各样社会毒瘤的温床。本文选取几个较为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 ,不是为了否定和阻碍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 ,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谨防网络社会问题 ,避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造成过多的危害。

    2003年01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论贫困文化环境中的弱势群体转化

    张瑞堂

    在我国现阶段 ,弱势群体产生的根源与其所处的贫困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只有通过政策倾斜、社会保障等基本途径 ,才能从根源上消除文化贫困 ,以先进文化促成弱势群体实现“自身的革命” ,才能使其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文明主体

    2003年01期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论贫困文化环境中的弱势群体转化

    张瑞堂

    在我国现阶段 ,弱势群体产生的根源与其所处的贫困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只有通过政策倾斜、社会保障等基本途径 ,才能从根源上消除文化贫困 ,以先进文化促成弱势群体实现“自身的革命” ,才能使其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文明主体

    2003年01期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文化变迁下的中国老年人口赡养问题研究

    高和荣

    研究中国老年人口赡养问题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制度不能忽视中国传统的敬老养老文化。在文化变迁和社会转型时期 ,我们既要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 ,借鉴国外经验和做法 ,将家庭养老文化基因发扬光大 ,同时 ,也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丰富家庭养老内涵 ,努力探索家庭养老社会化形式

    2003年01期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文化变迁下的中国老年人口赡养问题研究

    高和荣

    研究中国老年人口赡养问题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制度不能忽视中国传统的敬老养老文化。在文化变迁和社会转型时期 ,我们既要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 ,借鉴国外经验和做法 ,将家庭养老文化基因发扬光大 ,同时 ,也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丰富家庭养老内涵 ,努力探索家庭养老社会化形式

    2003年01期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立足文化 打造广西旅游景点新品牌

    李肇荣

    文化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立足点和灵魂 ,广西旅游业要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要注重文化导向 ,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建设有广西特色的旅游景点新品牌

    2003年01期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立足文化 打造广西旅游景点新品牌

    李肇荣

    文化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立足点和灵魂 ,广西旅游业要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要注重文化导向 ,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建设有广西特色的旅游景点新品牌

    2003年01期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姜普敢,郭良婧

    要实现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的现代化 ,就必须对其基本内涵问题作出回答。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包括 :必须在科学理性批判和选择性重构的基础上 ,实现以儒家伦理文化的现代化更新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 ;必须实现道德思维与伦理学理论模式的现代化更新 ;必须实现道德生活的现代化

    2003年01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姜普敢,郭良婧

    要实现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的现代化 ,就必须对其基本内涵问题作出回答。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包括 :必须在科学理性批判和选择性重构的基础上 ,实现以儒家伦理文化的现代化更新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 ;必须实现道德思维与伦理学理论模式的现代化更新 ;必须实现道德生活的现代化

    2003年01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基因伦理道德探析

    王少杰

    生物技术革命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基因时代 ,并将全面、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为此 ,必须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生态的、技术的、法律的角度构建人类的伦理道德体系 ,为新时代的到来确立一道观念屏障。

    2003年01期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基因伦理道德探析

    王少杰

    生物技术革命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基因时代 ,并将全面、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为此 ,必须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生态的、技术的、法律的角度构建人类的伦理道德体系 ,为新时代的到来确立一道观念屏障。

    2003年01期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论周恩来人格风范的形成

    吕志

    周恩来是一位具有超凡人格魅力的伟人 ,童年、少年时代周恩来人格的形成孕育于善良母亲的教诲、悠久文化的熏陶、悲壮历史的昭示 ,这是周恩来人格风范形成的家庭、文化心理和社会历史的基础 ;青年时代是周恩来人格风范不断探索追求、不断磨炼的时期 ;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后 ,周恩来的人格风范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升华

    2003年01期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论周恩来人格风范的形成

    吕志

    周恩来是一位具有超凡人格魅力的伟人 ,童年、少年时代周恩来人格的形成孕育于善良母亲的教诲、悠久文化的熏陶、悲壮历史的昭示 ,这是周恩来人格风范形成的家庭、文化心理和社会历史的基础 ;青年时代是周恩来人格风范不断探索追求、不断磨炼的时期 ;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后 ,周恩来的人格风范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升华

    2003年01期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关于广西干部道德建设的思考

    张成兴

    由于实行市场经济及疏于管理等原因 ,前一时期广西干部道德问题相对突出 ,应引起重视。要搞好广西干部道德建设 ,必须从广西实际出发 ,坚持提高自律和强化他律的建设思路 ,具体而言 ,就是教育深化 ,道德法律化 ,管理和监督制度化 ,干部制度本身完善化

    2003年01期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关于广西干部道德建设的思考

    张成兴

    由于实行市场经济及疏于管理等原因 ,前一时期广西干部道德问题相对突出 ,应引起重视。要搞好广西干部道德建设 ,必须从广西实际出发 ,坚持提高自律和强化他律的建设思路 ,具体而言 ,就是教育深化 ,道德法律化 ,管理和监督制度化 ,干部制度本身完善化

    2003年01期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下载本期数据